查看相关文章
相关文章
台湾5.6级地震什么是“海洋沙漠化”?
“海洋沙漠化”的学术概念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,抑制海水的蒸发,阻碍潜热的转移,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;同时,由于水分蒸发受阻,海面上的空气变得干燥,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,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,因此被人们称之为“海洋沙漠化效应”。
后来,这个概念得以扩展,由于缺乏营养物质,海洋生物圈发生变化、海洋生物逐渐减少以致稀少,海洋中出现类似沙漠“不毛之地”的现象也被称作“海洋沙漠化”。
海洋中也不是到处都有大量的鱼类分布的,一般来说海洋生物丰富的区域,都是拥有比较多浮游生物(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)的海域,而浮游生物的多少,主要取决于海水中营养物质的多少。
海水中营养物质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,分别是海底的淤泥和入海径流,所以全球沿海地区的大陆架海区,通常拥有较多的营养物质,鱼类等海洋生物也较为丰富。
如果通过寒暖流交汇或者上升性寒流,把海底的淤泥上泛,通常可以增加表层海水的营养物质。
而在广阔的大洋中部地区,由于远离陆地缺少地表径流带来的营养物质,同时海水深度较深,海底营养物质难以上泛,通常表层海水中营养物质十分稀少,导致浮游生物也很少,鱼类等海洋生物也少,真所谓“水至清则无鱼”,就像是海洋中的沙漠。科学研究发现在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时间内,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沙漠面积扩大了15%,扩大的面积约为660万平方千米。
迄今为止,海洋生物稀少区仍在不断增加。而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环流浅水变暖可能是造成“海洋沙漠”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。
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,大约有一半的面积(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)成为了海洋之中的不毛之地,也就是海洋沙漠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据研究和“全球变暖”有关系,由于地处热带的大洋海区,本身表层水温很高,而冷海水位于大洋底部,冷暖海水对流十分困难,难以把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。全球变暖导致了表层海水的温度更高,也就更加抑制了海水的对流运动,导致营养物质更少,也就扩大了海洋沙漠的面积。
开展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,虽然9年的研究时间并不长,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长期研究,但因人类行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与“海洋沙漠化”问题脱不了干系。
海洋沙漠化,可使海洋水生生物因为得不到氧气而大量死亡,使沿岸地区地区气候变得更加炎热干燥,干旱面积将会扩大。
相关文章
台湾5.6级地震最近文章
时空奥德赛找猫咪任务指南 时空奥德赛贪婪的夏特任务指南 时空奥德赛以神之名任务指南 死亡搁浅2星野源位置在哪里 死亡搁浅2兔田佩克拉位置在哪里 电视剧你那儿几点播出时间 长安的荔枝阿弥塔的结局是什么 长安的荔枝何有光最后怎么样了最近热播剧 最近综艺节目 最近上映电影
中餐厅·非洲创业季(更新至2025-06-28)
歌手2025(更新至2025-06-28)
背后(更新至2025-06-29)
全员加速中2025(更新至2025-06-29)
让我来唱(更新至2025-06-29)
种地吧3(更新至2025-06-27)
这是我的西游(更新至2025-06-27)
音你而来第二季(更新至2025-06-19)
神奇的朋友(更新至2025-06-26)
小伙小妹换游记(更新至2025-06-26)
森林进化论2025(更新至2025-06-21)
哈哈没烦恼(更新至2025-06-25)
我们的宿舍(更新至2025-06-24)
演员请就位 第三季(更新至2025-06-23)
更多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