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族火把节是怎么来的

更新:2025-07-02 14:28:22

查看相关文章

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火把节如约而至,持续三天三夜。

凉山彝族的火把节,俗称“都者都格”,寓意着唱火把或诵火把,它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宏大、内容最丰富、场面最壮观、参与人数最多、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。关于火把节的起源,传说众多,而在凉山流传最广、最受人民喜爱且公认的说法,是关于彝族英雄阿体拉巴战胜天神,人们为庆祝胜利而举行火把节敬祭天神的传说。

相传,在遥远的古代,天与地之间有一架天梯,人们可以顺着天梯自由往来。那时,彝族居住的地方,土地肥沃、气候宜人、水草丰茂、鸟语花香,人们过着男耕女织、和谐共处的富足生活。然而,这一美景被天神恩体古兹得知后,心生嫉妒,遂派大力神斯惹阿比到人间强征贡品。斯惹阿比凶神恶煞,向彝族人民勒索礼物,否则便捣毁庄稼。此时,彝族出了一个机智勇敢的英雄阿体拉巴,他挺身而出质问天神:“你为何要破坏我们的幸福生活?”天神斯惹阿比蛮横地说:“我是天神,奉命来收贡品,谁敢与我比试摔跤?若你们摔倒了我,我就不再干涉人间事务,否则我将拔光地上所有植物,让你们饿死。”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,斯惹阿比先将一条黄牛举起摔下山坡,又把一条大水牛摔倒。从此,火把节上斗牛的习俗便由此而来。阿体拉巴毫不犹豫地接受挑战,与天神斯惹阿比展开了一场三天三夜的摔跤较量,最终将天神摔倒。人们为庆祝胜利,纷纷聚集在英雄周围,弹奏月琴、吹奏短笛,姑娘们随着音乐拍手、跺脚,这就是今天“朵乐呵”舞的由来。

天神恩体古兹得知斯惹阿比被摔倒后大怒,要求阿体拉巴赔还一个“原人”。否则,他将派“天虫”到人间吃光庄稼。后来,在云雀的调解下,双方约定每年六月二十四日,地上所有动物都要帮助阿体拉巴向天神赔罪。于是,火把节上,富有者杀牛、中等人家杀猪羊鸡、贫困者杀鸡,孤寡老人则制作荞粑粑敬祭天神。因此,为了祈求粮食丰收、驱除害虫,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,凉山彝族的村村寨寨、家家户户都会在黄昏时分点燃火把。在熊熊燃烧的火光之下,人们载歌载舞,庆祝人类的胜利,祈愿大地更加美好、繁荣昌盛。历经岁月的沉淀,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凉山彝族民间传统的盛大节日——火把节。

除此以外,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说法,有的认为举火把是为了抵抗抢亲,纪念那些勇敢的女性;有的说是为了纪念南诏时期的五诏王和柏节夫人。这些传说和故事都极富感染力,生动而感人。

总之,凉山彝族对火充满敬畏与热爱,火的魅力无穷,火的光芒照亮了远方。火不仅给人以衣、食、住、行的便利,还有驱虫镇鬼的神奇功效。因此,凉山彝族将火把视为神灵的化身,是人财两旺的源泉;它象征着纯洁与幸福。彝族认为火是红色的,红色代表着血液和烈火,是生命的象征、灵魂升华的象征,也是爱情的象征。红色是彝族最钟爱的颜色。在送祖念经、祭祀天地山川的仪式中,彝族常将血液洒在金树枝或岩石上,视为最珍贵的祭品,代表着生命和灵魂。在缔结盟约、对天发誓时,双方要以血涂抹口旁或饮牲口血,以示生命的承诺。由于血液象征着生命,人们便自然地用血或血红色来抗拒死亡世界的威胁。凉山彝族相信,万事万物只要经过烈火的洗礼,都可能得到升华和新生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本文位置:首页 > 生活/家居 > 生活常识 > 文化

最近热播剧 最近综艺节目 最近上映电影

更多内容

[漫漫看] 电影 电视剧 综艺节目 明星 电视节目表 你知道吗 鼓浪屿

记住网址:www.manmankan.com

Copyright © 2022 www.manmankan.com 版权所有